
安顺的三国历史,要从诸葛武侯南征说起。喜爱三国文化的人都知道,这位三国时期谋略天下的蜀汉丞相,从隐居隆中到帮助刘备完成三国鼎足,一生皆是传奇。直至刘备病逝,义字当头,诸葛亮并没有重新隐居,而是继续为蜀国征战,屡次亲率大军出征。
刘备病逝,曹魏大兵压境、东有孙权荆州军威胁,南有三郡叛乱的困难形式下,诸葛亮采取了“北抗曹魏、东和孙权”的战略,先于223年与东吴修好,取得外交上的成功。接着在224年积极进行兵力补充等战役准备工作。在225年初,具备了南下平叛作战的条件之后,诸葛武侯亲率大军南下,平定南中。从此南中蛮族归心,从此不再叛乱。这一场战役留下的遗迹遍布在安顺市境,加之后人对诸葛武侯的敬仰,得以保存至今。
关索岭——全国唯一用三国历史人物命名的县
无数峰峦足底看,摩空日月走双丸。
南征自是开山手,万古风云护将坛。
——黄绍光《关索岭》
我们一般简称为关岭的关索岭,以听到“关”这个字,一定能联想到关羽。相传诸葛亮南征时,蜀汉名将关羽之子关索率兵驻此,这片山岭由此得名。
古驿道与古关隘
古道之行,是无法借助交通工具的,全靠双脚步行。不同于别处山岭之间有石头台阶相连便于攀登,这条布满历史痕迹的驿道,是泥泞和碎石的铺就的古朴。
by 一鸣惊人
关索岭的古驿道是省内仅存保留较为完好的古驿道之一,是黔滇省际交通的有名大道。据《徐霞客游记》记载:“索为关公子,随蜀相诸葛亮南征,开辟蛮道至此。”也就是说,当时是关索修葺了这条古道的雏形。
by 一鸣惊人
正式开辟为通滇驿道,是在元末明初之际。驿道全部用白石砌成,宽约2—3米,两马并行有余。依地势砌成长短陡缓相间的石级,每级高约20~30厘米不等。东起灞陵桥,经四十三盘抵达岭口。西自岭口九盘而入关岭县城。600年来,经过千百万人畜的踩踏,石板光滑白亮。有的石级上已现马蹄印痕深可数寸。
by 高原格桑花
中国八大神秘文字之一的“红崖天书”
贵州省安顺地区关岭县南十千米龙爪树后的晒甲山,传说因三国诸葛亮南征屯乓晒甲于此而得名。山顶上的岩壁直立如削。壁上有不知何人写在上面的“神秘天书”几个字。
by 听泉烹茶
红崖山就在坝陵河谷东岸耸立。据《永宁州志》载:"诸葛碑在红崖晒甲山悬崖上"。红崖山又称晒甲山。据传,当年蜀军与孟获交战,三变坝陵河败退红崖山,安营之后卸甲晾晒山坡上,故此,红崖山又称晒甲山。
by 马蜂窝用户
红崖天书似画如字。字画混体,大者如斗,小者如升,非雕非凿,如篆如隶,笔势古朴,结构奇特,虽然排列无序,却也错落有致,仿佛上古书家谋章布局,大有"上侪禹碑,下陋秦石"的"磅礴之气"。
by 岛哥说贵州
by 马蜂窝用户
红崖天书仅数十字,经历代学者考订,虽然各说其是难以一统,却使人从纷繁精彩的各家之说中,通览了一本无形的黔中通史,其上古部份,远远突破了太史公五千年文明的历史架构,甚至使人联想起南方古老的“三星堆文化"及"河姆渡文化",不禁兴致盎然,情趣无限。
by 马蜂窝用户
冰臼地貌——三国古战区的美景
冰臼是指第四纪冰川后期,冰川融水携带冰碎屑、岩屑物质,沿冰川裂隙自上向下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对下覆基岩进行强烈冲击和研磨,形成看似我国古代用于舂米的石臼。冰臼是冰川的直接产物。两三百万年前在巨厚冰层覆盖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状态下,冰川融水沿着冰川裂隙向下流动时,由于冰层内有巨大压力,呈“圆柱体水钻”方式向下覆基岩及冰川漂砾进行强烈冲击、游动和研磨,最终形成深坑,这些坑极像南方舂米的石臼,因此称为冰臼。
by 快行慢游
关岭冰臼位于贵州省安顺关岭县断桥镇坡舟村懂扎组境内、国家级名胜风景区黄果树瀑布下游29.5公里处,东临贵州名山(孟获屯)和诸葛亮泳池(孔明塘),南连关索战前兵站遗址和战前古道及乐安温泉,公元225年,三国名将关羽之子关索奉孔明之命带兵在此执行活捉南王孟获的军事行动,是七擒孟获的实施地之一的三国古战区。
by 快行慢游
龙泉寺——祀三国蜀汉寿亭侯关羽
龙泉寺背依山形如天龙奔腾的鱼岭山,山高十余丈,面临清溪之水。附近有全国重点保护的文物汉墓群;有古代牂牁郡首府遗址;有相传明建文帝经玉碗井到龙泉寺驻足的圣迹。
by 费天禄
寺院原建筑毁于民国初年,所存建筑年久失修,部分已成危房,大部分建筑被当地村民所占。随着宗教政策逐渐得到落实,龙泉寺也因此逐渐恢复为禅林净地。
by 费天禄
关索岭即因关索而得名,祖祖辈辈生活在红土高原上的滇东北人常常引以自豪,可惜,岭上的武侯会盟碑、武侯祠、英烈侯庙以及两块重修祠庙的记事碑至今已荡然无存。武侯祠和英烈侯庙的遗址在高原的冷风吹拂下显得更加沉寂;几块石碑,据说是1958年兴修水利时用于支砌涵洞,令人痛心疾首。留下的是荒烟漫草的古道,是古道上依稀可辨的马蹄印,是烽火台的断垣残壁和断垣残壁下偶尔可以捡到的锈迹斑斑的兵器残片。
晒甲山
三国故事——
三国那时候,诸葛武侯南征战事中,关索因为不熟悉地势,被孟获设下计谋,用堤坝囤水阻断了关索部队的退路,蜀军在此落败。关索幸存,带领残兵退到红岩山修整,战士们在此晾晒自己被打湿的铠甲。
by 甩首掌柜
将士们休整完毕,将要走向新的征途时,侍从前去取铠甲。奇怪,那副铠甲已经和山崖合为一体,而且越长越长,咋个都取不下来了!将士们一陈惊奇,关索将军觉得奇怪,心想:这必定是老天有意留下的,便对将士们说:“别取啦,让它永远晒在那里吧,作为我们蜀国部队在此征战过的纪念”。打那时起,人们就把这座山叫做晒甲山了。
by 甩首掌柜
三国文化景点集合

马蜂窝用户
Lv.28
夜郎国传奇、诸葛亮南征和滇黔古道,赋予霸陵河峡谷神秘的历史古韵。关索岭因三国名将关羽的儿子关索而命名,素有“滇黔锁钥”之称,这一带有鸡公背、晒甲山、红岩碑、关索古驿道、灞陵桥、马跑泉、御书楼、关帝 庙、关索洞等古迹名胜,与三国演义传奇故事融合,加上千古之谜红崖天书和 关岭 龙化石公园,使霸陵河成为一条跨越时空的访古之路。
by 马蜂窝用户
Tips:
五小时徒步路线:滴水潭-霸陵河-古驿道
粮仓洞——孟获屯粮处
“七擒孟获”是诸葛亮南征中最出名的典故,而在安顺的七眼桥镇九龙囤村,就有一个山洞和孟获有关。此洞名为“粮仓洞”也被当地人称为“清凉洞”,洞中前后贯通,现建有寺庙,相传为三国时期孟获的屯粮之地。在《续修安顺府志》有“清凉洞,在城东二十里,又名粮仓洞、天开一窍,前后通明。相传三国时期孟获曾屯粮于此”的记载。洞前的碑文,详尽记录了,粮仓洞的历史变迁和古老的传说……
by 印象黔南
在粮仓洞后面,左侧半山上,有一个寨子叫“七眼灶”,居住着25户汉族,村旁有一大偏岩石,传说过去孟获的人来往运粮要吃饭,就在这里安了7个灶煮饭。时代相传,称此寨名为“七眼灶”。
by 印象黔南
by 印象黔南
诸葛武侯观景台——打卡军师观景处
这个地方名叫“三合台”,也叫三和台,传说诸葛亮南征,就是在这里观察孟获的南蛮军势。
by 透视眼
观景台全貌 by 透视眼
观景台风景 by 透视眼
观景台风景 by 透视眼
观景台风景 by 透视眼
千年布依族村——三国藤甲兵后裔
在1700多年前,蜀国南部相继发生叛乱,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采取“七擒七纵”的策略对付当地部落首领孟获。但最终,孟获请来了乌戈国一支英勇善战的藤甲兵将蜀军打得溃不成军。此甲胄用山间青藤做成,先用油浸泡,半年后方取出暴晒,晒干后复浸油中,如此十余遍,方造成铠甲。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经水不湿,刀剑皆不能入。随后,诸葛亮设计火烧了三万藤甲军,平息叛乱。三万藤甲军死者无数,生者四处逃亡,部分几经迁徙,后人辗转到达安顺歪寨。古时战争的硝烟散尽,这个布依村寨的老人们,将藤甲视为保护村寨平安的神物。
布依族高荡村

老憨歌🚘
Lv.31
年布依族古村落-高荡村,位于贵州省安顺市正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距离县城西南7公里处,从黄果树瀑布景区自驾过去也只不过30公里。这里是一个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布依族古村落,传说因寨子座落在崇山峻岭之中,似乎群峰上托着一口锅,布依语因形而名“翁座”, 翻译成汉语意为“高荡”,村子的名字由此而来。
by 老憨歌🚘
by 老憨歌🚘
by imx 💗
by imx 💗
布依族石板镇——镇山村

黔方胜境
Lv.30
镇山村的建筑基本是石头建筑。墙基本是石头砌的,路是石头铺的,就连瓦片也是石头片。我曾问当地人,现在人们还用石头盖房子吗,他们说很少了,因为用石头的成本现在更贵了,人工费更高。而镇山村除了靠近水库一带还保留着传统的建筑(政府保护),但是在外围的房屋都逐渐建成洋房了。这是一种可惜和无可奈何的现象。
by 黔方胜境
by 黔方胜境
by 黔方胜境
by 黔方胜境
Tips:
去镇山村的交通:镇山村位于石板镇, 花溪车站有去天河潭的车,会路过石板镇。在石板镇街上有一条小路,是去镇山村的分路(提前跟司机说),在这里下车,从这个分路口去镇山村2公里。
歪寨村秘境——藤甲轶事
歪寨村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布依族村寨,每年农历的六月初六是布依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一些村民会身穿一种用藤条制作的藤甲衣,模仿古代士兵出征的场面,举行一种古老而又神秘的仪式。在三国火烧藤甲兵之后,藤甲兵神秘地消失了,时隔千年之后,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大山之中的布依族村寨中呢?这至今还是一个未解的谜题。
by 央视网
当年诸葛亮设计火烧了三万藤甲军,平息叛乱。三万藤甲军死者无数,生者四处逃亡,部分几经迁徙,后人辗转到达安顺歪寨。古时战争的硝烟散尽,这个布依村寨的老人们,将藤甲视为保护村寨平安的神物。
by 央视网
2007年,蜀汉南征时诸葛亮火烧藤甲兵的藤甲重现于安顺开发区幺铺镇歪寨布依族村。藤甲由头盔、护肩、护胸、护臂、围裙、盾牌组成,完全用藤蔓浸以桐油烤炙、编制而成,被命名为“布依族藤甲胄”。
by 央视网
2008年7月,中国国家军事博物馆收藏了歪寨村一整套藤制铠甲,陈列于“古代兵器”展厅内。11月,全国著名的三国文化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也收藏了歪寨村6整套藤制铠甲,用于三国文化陈列展览。
屯堡地戏——演艺三国文化
屯堡地戏,俗称“跳神”,是盛行于屯堡区域的一种民间戏曲,其凭借着粗犷、奔放的艺术个性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深受屯堡人的欢迎。地戏通常活动在农村,又是以平地为戏台围场演出,属于农民称谓的“吹地灰”之属,因此被称为地戏。
by well
by well
一个地戏剧本就是一本书,就是讲唱一个完整的征战故事。不分场次,不分生旦净末丑的行当,由剧中人物边演边打边唱。它的内容都是历史上屯兵所经历的军旅生活,所表现的人物也是世人所喜爱的薛家将、杨家将、三国英雄、封神将军等等。故而几百年来在屯堡村寨中传承至今。
by well
by well
安顺美食(真实推荐)
常回头羊肉粉

leftwing
Lv.20
香喷喷的羊肉,炸的酥脆的辣椒,配上清爽的香菜+微酸开胃的圆白菜,热乎乎的一大碗羊肉粉下肚儿,特顺溜儿特过瘾
by leftwing
怪噜饭

leftwing
Lv.20
外观看起来就像是普通的蛋炒饭,其实里面白色的部分不是葱白,而是鱼腥草,当地人偏爱鱼腥草的味道,所以有这样特别的做法,吃不惯的小伙伴不要轻易尝试哦。
冰粉冰浆
安顺位于贵州,由于地理位置和饮食习惯的原因,正餐一般都偏辣,在吃完重口味的正餐后,饭后甜点一定少不了一碗特色的冰粉冰浆。冰粉的口味完全可以自己决定,在街边老店你可以选择一种或多种的水果。

Shinee妮妮
Lv.20
冰浆是之前同事推荐我一定要吃的冷饮,由新鲜的水果加上冰纱和熟糯米打碎,然后洒上一点点糖浆和花生碎,每家店打冰浆时新鲜水果都会加得很足,所以吃起来都是以本身水果的清甜为主,没有一点甜腻感,即使是不爱吃甜食的我也是非常接受,一口进嘴里冰化还可以嚼一下糯米碎。尤其在 贵州 以酸辣为主的地方,吃完辣辣的正餐后来一碗冰浆,可以说是解辣舒爽的最佳伴侣。
by Shinee妮妮